SKYTRAX是一家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末、总部位于英国、专门从事评估全球航空公司及机场服务优劣的顾问公司。每年评选出“全球最佳航空公司奖”被誉为“航空界奥斯卡”,是航空业最具权威和声誉的奖项之一。今年排名前五的航司分别是新加坡航空、卡塔尔航空、全日空、阿联酋航空、日本航空。
SKYTRAX评选的“全球最佳机场奖”(SKYTRAX World Airport Awards),同样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。该榜单基于乘客对全球550多个机场的机场服务(登记、进站、转机、购物、安全、入境、出站等)和设施质量标准的综合评价,每年有超过60个国籍的乘客参与问卷调查。
从所在地分布来看,在SKYTRAX 2023年度世界最佳机场排名中,美国占据14席,高居第一;其次是中国9家(含香港、台湾),澳大利亚和日本各有6家机场上榜;德国和西班牙各5家,加拿大、沙特、印度各4家,法国、南非、英国各3家,阿联酋、韩国、葡萄牙、新西兰、意大利、印尼各2家。
【资料图】
广州白云机场、海口美兰机场、深圳机场、香港国际机场、上海虹桥机场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、台湾桃园机场、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榜上有名。
深圳机场排在第31位,上升了26个名次,进步幅度在全球各参评机场中位列第一。荣获SKYTRAX年度“世界最佳进步机场奖”,并蝉联“五星机场”认证。2021年底启用的卫星厅,“木色屋顶”配合“钻石天花”,并独创性地在指廊尽头设计了两处玻璃幕墙“空港之门”“湾区之门”,给广大旅客带来全新体验。
排在榜单第28位的海口美兰机场,较去年前进2名。与此同时,凭借优质的旅客服务体验,获得了“中国区最佳区域机场”“中国区最佳机场员工”“中国区最佳清洁机场”三项大奖,成为中国区获奖最多的机场。
排名第24的广州白云机场,已经连续三年成为中国最繁忙的机场,去年旅客吞吐量达2612万人次,飞机起降量26.66万架次,双双位居第一。总投资537.7亿元的三期扩建工程计划于2025年建成,主要建设两条新增跑道,新建T3航站楼和T2航站楼东四、西四指廊,并在T3航站楼前建设综合交通中心。届时,白云机场将成为我国民航单体航站楼建筑面积最大的机场。
排在榜单第五位的法国巴黎戴高乐机场(CDG),蝉联2023年欧洲最佳机场称号。这是欧洲第二大中转平台,仅次于伦敦希斯罗机场;去年旅客吞吐量达到5747万人次,同比增长119.4%,位居全球第十;货运量为192.56万吨,排名世界第十四。
韩国仁川国际机场(Seoul Incheon) 上升1位来到第四,该机场于2001年3月29日正式通航,拥有2座航站楼、4条跑道(均为60米宽)、212个机位。去年旅客吞吐量达1786.9万人次,比上年增长了4倍多。在投运近22年后,2023年3月2日,机场中转旅客量累计突破1亿人次大关。
东京羽田国际机场(HND)排名第三,并赢得了“世界最清洁机场”“世界最佳国内机场”“最佳机场PRM及无障碍设施”等奖项。作为日本最繁忙的机场,去年旅客吞吐量为5033万人次,同比增加92.3%。
此前连续两年排在榜首的哈马德机场(Hamad)退居第二,但仍获得“全球最佳机场购物”“中东最佳机场”“中东最清洁机场”等奖项。这是卡塔尔航空公司的枢纽机场,位于卡塔尔首都多哈,2014年正式启用,仅仅五年后旅客吞吐量首度超过阿布扎比国际机场。卡塔尔世界杯前夕,A期扩建项目竣工,机场年运力提升至5800万人次。随着今年初B期扩建计划启动,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将提升至超过7000万人次。
新加坡樟宜机场(Changi)时隔两年后重夺第一,这是其第十二次获此殊荣,同时还获得了“全球最佳机场餐饮”“全球最佳机场休闲设施”“亚洲最佳机场”。截至目前,累计已赢得650多项荣誉,是世界上获奖最多的机场。
樟宜机场于1981年正式通航,4个航站楼全部投入使用,每周有来自90个航空公司的5500个航班,将新加坡与全球140个城市连接起来。2019年4月,多维生活风尚地标星耀樟宜开幕,集航空设施、购物休闲、住宿餐饮、游乐项目、景观花园等多功能于一体。
去年,樟宜机场乘客量共3220万人次,航班起降共21.9万架次,处理货物共185万吨。2号航站楼扩建项目预计于明年初前完工,届时年度客容量将提升至9000万人次。
关键词: